金秋十月秋糖来袭,龙富食品惊艳酒店展现场!
中国还面临着要对传统农业和工业补课的问题。
最有影响的分类是将既得利益集团分解为政府官僚利益集团、部门利益集团、国有企业利益集团和地方利益集团。既得利益集团形成于1990 年代,获得长足发展则是过去10年间的事。
还有,既得利益集团与黑社会的联系,参与肮脏不堪的交易中央财政收入跃升,而地方财政普遍紧张,对中央财政依存度增加。其中,土地收入资本来源是大头。第三,地方政府的公司化与科层化。但是,自1990 年代开始,中央和地方分权的模式被否定,集权模式被重新确立。
举债则是另一个资本来源。地方政府公司化,意味着公共政策和服务不再是政府行为的唯一目标,GDP 成为政府行为的目标。但是,没有产业优势的小城镇难以存活,它变成空壳后不可能让农民工在小城镇无休止地修建商品房。
或许城镇化是突破重围的一支奇兵,但在没有厘清大城市房地产开发与城镇化之间的边界之际,在没有解决户籍制度与土地私有两大法律问题之前,城镇化有可能被地方势力借题发挥而绑架。此时,人们会对着苍天呐喊,GDP的拆与建为何永不停歇。当钞票唤不回的蓝天白云伴随着最后一批农民工战士进城上楼后消失在迷蒙的灰雾中时,法律羞涩地闭上了眼睛。多数庄家与大盘个股之间在所有权国有控股性质上所具有的血缘关系,使其捉对厮杀不过是兄弟之间逢场作戏的自娱自乐。
我们可以对温州炒房团放任不管,但绝不允许温州炒粮团的存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因GDP受益或是受害的人们,都将拥挤到供不应求的医院的门诊和病房里,雾霾裹携着的浑浊空气无孔不入,弥漫于屋内室外的pm2.5悬浮微粒尘并不在乎你是领导还是贫民、是富豪还是明星,贫富两极的悬殊此时仅仅体现为病房的大小宽窄,无关乎口罩质量的优劣。
GDP的造城运动已在我们的头顶上构筑了天量资金的堰塞湖堤坝,我们对华尔街所掀起的金融海啸反应过度,释放出的流动性刺激是如此的惊人。但,环球不能同此凉热。我相信,弥漫在大陆上空的灰色阴霾和肆虐京都的沙尘暴将步步紧逼,或许这就是网友们所说中国经济的神马都是浮云?至少,时髦的中国经济在万众瞩目下,几多奔逸、几多沉潜、几多空寂……,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焦虑与犹豫。久违了,城市上空的蓝天白云。
凶险激湍的经济漩涡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气场,搅动着地方经济的狂想、央企的张扬、高层的犹豫、民企的彷徨、子民的无奈与法制的遗忘。股市巨大的蓄水循环能量则因庄家的杀戮过重过急,使遍体鳞伤的散户们远离股市蓄水池。可见表面上的光鲜遮蔽不住潜入心底的危机,城镇化战略在拉动GDP彰显政绩时有可能成为新一轮房地产开发的重大推手。看来,股市已经变味,多数庄家与大盘个股在所有权上本属一家的国有性质的暴露,使人们有理由怀疑已经裂变为国与民二元结构的股市早已丧失资金的蓄水、引水循环机能。
可见丧失了公正裁判和平等竞争这张法治经济的皮,道德与诚信的毛在哪里?中小民营企业、个体户们面对被银行资金包裹成铁桶一样的国企,怎样实施和演绎貌似公平的风车大战?很难知悉,通胀与通缩的左右夹击,信贷资金与投资项目的貌合神离,国企与民企的一体两制,法制与经济的各行其是,中国经济与道德诚信的分段隔离,会不会给未来的发展蒙上一层阴云。强壮的农民工与农二代们进城之后,既不能融入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
重庆打黑即为最典型的一例,所谓涉黑民营企业家的全部财产被没收,居然也得到《刑法》修正案(八)的跟进补充。剩下的内需拉动实在是力不从心,因为,解决大部分就业的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体户们本来就微利经营,其薄利多销的那一点点利润一旦为雇工加薪,就意味着关门倒闭。
当GDP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归宿的愿景,甚至成为一种政绩工程的证据,地方上的投资行为(借款)必然近乎疯狂。可见,疯狂的GDP造就出上亿人口的超大型城市的奇迹不是没有可能,而永远的GDP将使城市人永远生活在无尽的灰尘之中。看来,我们在迅猛发展的大道上已陷入了法律与经济各行其是的尴尬。武汉钢铁集团因产能过剩而养猪的荒唐故事只能是现代版的自给自足笑料,不可能成为平抑物价的范例。然而,伴随着通胀与通缩这一对冤家的左右夹击,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还是如期而至。遗憾的是,房姐、房媳、房嫂的数不胜数使黑灯闭户的大楼如此空寂,这些长期无人居住的空置楼房,有不少因低矮的部分和存留较宽的广场而让地方官员与房开商们产生利益空间的想像被推倒重建。
不知是矿产开采的枯竭,还是来自于地心深处的撕裂。但,这正是GDP游戏中推倒重来、拆迁再建的无限循环。
长驱直入的经济行为在撇开了法度的规矩之后,无疑在进行解构式的损益裸奔。可怕的是,有时通胀与通缩这一对冤家会同时降临。
然而,昔日那些能够将流动性之水引入良性循环的楼市、股市、车市、基建、外贸、内需等巨大蓄水池,如今有的已经凹陷,有的死水一潭,有的逐渐失去调节功能,有的正在汹涌激荡,有的已经成为悬在头顶上的堰塞湖。我们知道:我们虽然在世贸法律(规则)与本国经济的各取所需中具有得心应手的应对之术,但市场经济——法治经济地位的明正言顺,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诚然,地方融资平台所借之债已被剥离出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账单,但巨额的地方之债不会因《预算法》的擦肩而过将2010年公布的10.7万亿债务永远锁定还是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总经理孙丹萍实在,只有打破二桶油的垄断,油价才有下降空间。当然,不可否认,重复征税也是造成油价相对较贵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油价被垄断的借口。如现行的油价定价机制是2009年5月制定的方案:当新加坡、纽约、鹿特丹等三地的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涨跌幅超过4%时,就考虑对国内油价进行调整。
而从近4年来实际情况看,国内成品油价已经调整20次,其中14次上调,6次下调。最近有消息透露,将把现行的4%+22天定价模式改革,22天改为10天,同时4%的涨跌幅硬性条件有可能被取消,这一定价机制有望在二会之后出台。
对此,中海油炼化公司技术中心经理苑少军表示,一升成品油需缴纳大约一元消费税,而在累加了消费税金额后,总额再乘以17%,是为增值税,这实际上是重复征税,这样算下来一升油多缴纳了1.7元税收。进入专题: 油价 。
据《中国经营报》消息,北京石油交易所正在酝酿在今年5月推出成品油现货交易平台,该平台的主要交易瓶中为92号和95号成品油。比如一加仑97号汽油价格,中国内地4.74美元、美国3.29美元、英国8.06美元、日本9.89美元。
在民营企业既不能开采石油,也不能进口的石油背景下,即使民营企业有交易成品油的权力,民营企业也不可能买到市场定价的成品油,消费者也就不可能买到市场定价的成品油。也就是说,中国油价比国外贵是因为税收造成的,而不是垄断。如果以汽油价格占国民日均收入比率来看,中国内地占26%、美国占2.4%、英国站7.4%、日本站5.2%,毫无疑问,中国内地油价消费的压力最大。中国内陆石油开采权控制在中石油、中石化公司,海域石油开采权控制在中海油公司,全部为国有控股,民营企业无法进入。
或许迫于舆论的压力,发改委显得有些心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油价定价机制趋于合理。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各国成品油相关税收差异很大,其中中美汽油差价86%源于税差,税差最大。
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用加油卡直接购买。诚然,从绝对价格看,中国油价与国外相比并不算贵。
元宵节当晚车主们迎来了2013年油价的首次上调,碰巧的是,台湾地区则下调了油价。即使扣除86%税差之后,中国内地汽油消费占国民日均收入比率为3.64%,与美国相比还是高出50%多。